近日,河南焦作的年轻妈妈小瑜带孩子看病,医生开4片抗过敏药,药费一共0.19元。孩子服用后很有效。这张便宜的良心药方晒出后被网友纷纷转发点赞。医生赵飞琴:“对症下药,这是本职工作,做了医生该做的。”
首先为河南的这位赵医生点赞!
能够合理用药、对症下药、恪守医生本质岗位职责为患儿解决病痛,赵医生的行为理应是所有医务人员要学习的。
当前各省医保控费的背景下,各级医疗机构都在严控药品比例,比如广东省,要求三级公立医院控制药品比30%以下,同时对辅助用药和中成药注射剂加强监控。
之所以现在出台较严厉政策,是与医保药物管理中的一些乱象有关,在各级医疗机构,非常少的一小部分医生存在一定的无适应症开大处方、打擦边球开辅助用药和中成药注射液等不合理用药现象,导致药品比居高不小,并一定程度造成看病贵现象。
值得警惕的是中成药滥用,很多人对中成药注射液公开质疑:认为以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标准衡量,中药注射液更是从根本上违反了注射液的基本原则。一般来说,口服药会经过人体内的肠胃屏障,注射液则是直接被组织吸收或进入血液。相比之下,注射液虽然有效性提高了,但危险性也提高了。因此注射液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是最严格的,注射液必须成分清晰、药品纯净度高、疗效有充分证据、毒副作用明确。
#真相来了#
是否开药越便宜就越好?
其实,并非药越便宜就越好,因为有时要看疾病类型!
就以《我不是药神》的疾病慢性粒细胞血液病为例,该病以前的治疗方案是羟基脲,药费大约每个月几十元,而在靶向药格列卫问世之后,每月花费2万多,印度仿制药最初最便宜也要2千多元,如果医生选择便宜药羟基脲,是否合理呢?
显然不是,因为格列卫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,疗效公认最佳,选择格列卫才是正确选择。
回到赵医生此次的便宜处方,因为是对症合理用药,我们理应为她点赞!但同时我需要提醒各位读者大人,如果医生开的药比较贵,但是完全符合疾病治疗指南,或者说完全是合理用药,我们同样不能因为价格贵就怪罪我们的医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