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屎需不需要掏?你先住手听我说

10-25 09:44:27来源: 每日禾健康

  耳屎有3个功能

  1、耳屎能使耳道保持润滑,避免干燥发痒;

  2、阻挡外界的灰尘、飞虫等,保护耳膜;

  3、耳屎呈酸性,有一定的抗菌作用。

  那耳屎需不需要掏?

  耵聍分为油性和干性,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干性耳屎,薄薄的、一片两片的那种;西方人比较多是油性耳屎,黏黏的。

  不管是一片片还是一坨坨,在我们打哈欠、吃饭咀嚼、说话大笑的时候,它们就会随着下颌运动自己偷偷「溜出」耳朵,所以真的不需要频繁清理。

  老是不听话地抠抠挖挖,你的耳屎都被你推进里面出不来了,时间一长,造成耳朵堵塞,就会出现耳鸣、听力下降的情况。

  除此之外——

  耳朵还会越来越痒:破坏耳道的皮肤屏障、引发炎症如外耳道炎,导致耳朵瘙痒、 流脓。

  耳屎还会越来越多:经常地掏耳朵,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(专门分泌耵聍)老是受刺激,它就会变得激动,于是开始越来越快地产生源源不断的耳屎。

  那棉花棒这么柔软,也不行?

  不行。

  棉签顶着个大脑袋,会把一部分的耳屎怼到更深的地方,人家想出都出不来,久而久之就扎根在里面,形成耵聍栓塞。

  而且「棉花堵住耳朵了」、「棉球掉在耳朵里了」这种事,耳科医生可见得多了。

  耳屎不能挖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
  如果你实在受不了的话,下面的攻略送给你:

  第一步:软化耳屎

  滴入少许干净的双氧水、甘油或者小苏打滴耳液使耳屎软化(任选一种就行,大概浸泡3-5分钟)

  第二步:温水冲洗

  用橡皮球注射器缓缓缓缓地把温水冲进外耳道,然后让水自己流出来(你就可以看见混着耵聍的混合液体了)

  第三步:擦干!擦干!擦干!

  冲洗完成后,务必用干净的毛巾或者吹风机将外耳道弄得干干爽爽。

  最简单靠谱的方法还是,去医院定期挂个号清理,十几块钱的事儿,但是会给你莫名的爽感,清理完之后你会发现——世界变得更喧闹了。

  还有这些习惯伤身,99%的人不知道!

  剪指甲、挖耳屎等等都是最日常不过的小动作了,但是不当的动作或者过度的动作都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,除了挖耳屎,下面再来举例几个!

  1.指甲剪得过短

  手指甲或脚趾甲并不是剪得越短越好,如果露出嫩肉,在洗衣、用筷子时,会伤害到软组织,细菌也会通过破损处进入皮下进行生长繁殖,时间久了容易导致甲沟炎。修剪指甲时,最好留出一毫米左右,脚趾甲最好剪成方头。

  2.打喷嚏时用手捂

  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,感冒病毒会附着在手上,且能够在皮肤上存活3个小时,病毒可能很容易通过接触,进入你的眼睛和鼻子。如果来不及用手绢、纸巾来遮挡,建议挽起手对着胳膊打,至少会阻断感冒病毒的传播。

  3.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

  滴眼药水时直接将药液滴在角膜、也就是“黑眼球”上,可能让药液刺激角膜,眨眼次数增多,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。

  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是眼睛向上看,将药液滴入眼睑1滴后,再将上眼睑轻轻提起,使药液充分分布于结膜囊内,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不要让眼药水的瓶口接触到睫毛。滴完之后要闭眼1到2分钟。

  4.用指甲剔牙

  偶尔一两次塞牙没事,但每顿饭都塞牙,而且塞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部位时,就可能是牙齿龋坏,或牙齿松动造成牙缝过大,要尽早检查治疗。一旦塞牙,千万不要强行用牙签甚至指甲将塞物剔出,避免加重牙龈损伤,最好用牙线。